光触媒的除甲醛发展历程

浏览量:4232次
日期:2017-04-15    

  光触媒作为新材料应用,在中国已有九年历史,最早应用于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一例光触媒灭活sars病毒实验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完成,灭活率为***。同时,在对各种空气污染物的净化上,对甲醛、苯、苯系物、硫化物、氨化物有明显的分解作用;以下是光触媒的发展史,随小编一起去感受下光触媒的辉煌历史过程吧。

 

光触媒

 

  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锌因“光氧化反应”被发现。

  1950年开始研究光触媒。

  1967年本多藤岛效应。

  1969年将本多藤岛效应发表在“工业科学杂志”。东京大学的本多氏和藤岛氏发现的,根据光电极反应通过光可将水分解成氧和氢的效果。

  1972年发表在美国“自然”杂志的本田藤岛效应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于是开始利用光触媒对有机物质的分解,无害化的研究。

  1980年引入越来越多的报纸和杂志报道“光触媒拯救世界危机”

  1990年开始研究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实用性,(藤岛研究所TOTO)

  1994年TOTO开发光触媒抗菌和防污瓷砖,光触媒开始走向商业化。

  1996年开发才用了光触媒的太阳能帐篷,并作为产品开始销售

  1999年盛和工业利用光触媒的有机物分解效果开发了空气净化器,佐贺县窖业实验所所长—之濑博士获得专利。

  1999年由于纳米技术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光触媒终于正式登上了国际研究舞台。

  2001年,光触媒产品全面介入家庭日常生活,并在短短的半年时间,迅速席卷欧美及东南亚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家庭主要消费产品之一,而且奇迹般的以年平均 4.6%递增。光触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老幼皆知的环保代名词。并于年末,***应用于美国空间站的空气净化。

 

  由于光触媒最早被日本科学家发现,因此日本是光触媒相关研究最盛行,应用技术最成熟和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同任何一种新生事物一样,光触媒在日本也经历了原始发现——技术突破——产业化生产——大众认可——全面推广五个阶段。整个过程用了30年。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光触媒产品从大众认可到全面进入百姓家庭的日程生活,日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欧美及东南亚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光触媒产品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并且***应用于美国空间站的空气净化。现在使用光触媒产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家庭主要消费品之一。比如装修工程,如果没有使用光触媒进行净化,已经没有人与这样的装修公司签合同了。光触媒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环保代名词。在日本,光触媒涂层已被广泛应用。据了解,2006年东京大概有一万多座大厦使用了光触媒涂层。

 

  欧美的情况也是如此,光触媒使用非常广泛,发展很健康。他们研究的光触媒产品已经发展到各行各业,如光触媒灯具,只要能让种灯照射到,就可以产生理想的杀菌、消毒、净化空气效果。据了解,台湾2003年就掀起了光触媒热潮,连总统府都用上了日本的光触媒产品。据韩国一位研发者讲,在韩国的幼儿园、中小学由于普遍使用了光触媒产品,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下降了47%。

 

  中国如今也行走在大力发展光触媒的趋势中,中国科学院作为权威的研究机构,不断进行光触媒的研究和创新。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留言(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 -->
TOP
提交成功!
我们将尽快为您安排专人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
注意
您已经提交过,我们工作人员很快会联系您!
确定
注意
您当前IP已经到达最大数量!
确定